國際貿易術語就是用一簡短的概念或英文縮寫字母來表示商品的價格構成、說明交易地點、確定買賣雙方的責任、費用、風險劃分等問題的專門用語。
國際貨物買賣中,交易雙方分處兩國,相距遙遠,所交易的商品在流轉過程中往往需要經過儲存、裝卸、長途運輸,可能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其他各種外來風險,需要辦理進出口清關手續。因此,交易雙方除了在成交時賣方要交貨,買方要付款,并各自承擔自己控制貨物時的風險外,還有許多應該分別承擔的責任、費用和風險。
承擔的責任主要有辦理出口、進口許可證手續,辦理出口、進口報關手續,裝卸運輸出口、進口貨物,辦理貨物運輸保險手續等。承擔的費用主要有:辦理進出口許可證須支付手續費,辦理進出口報關須繳納關稅,裝卸運輸貨物須支付裝卸費和運輸費,辦理保險須支付保險費等。承擔的風險主要有:進出口貿易貨物在裝、運、卸、貯的整個流轉過程中都存在著風險,在一般情況下賣方或買方都已向保險公司辦理了投保手續,但是有些風險任何保險公司都不予承保,即使投了保,也存在著保險責任范圍外的風險;即使在保險責任范圍以內也仍然存在著來不及投;虮kU公司破產倒閉不能賠償的風險。
有關上述手續由誰辦理,費用由誰負責,風險如何劃分就成為國際貿易實際業務中交易雙方在洽談交易、訂立合同時必須加以明確的問題。
《2010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