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 id="dsz91"></em>
  • <form id="dsz91"><acronym id="dsz91"></acronym></form>
  • 首頁 信用證 貿易術語 | 合同 貨運貨代 外貿單證 | 利用外資 涉外工程 | 法律法規 外貿律師
    反詐騙 風險防范 案例文章 | 融資 海事海商 知識產權 | 境外投資 WTO | 訴訟仲裁 法律咨詢
    站內搜索
    熱詞:詐騙罪 信用證 UCP 電子提單 托付 匯付 FOB 風險防范 WTO 國際貿易
     您現在的位置: 國際貿易法律網 >> 反詐騙 >> 反詐騙綜合知識 >> 正文
    利用國際貿易進行詐騙的幾種方式
    信息來源:國際貿易法律網 發布時間:2012-3-30 15:35:16 閱讀次數:次 我要評論
    分享到:

           

       

     

        1、打著各種幌子騙取考察費費、評估費等費用.20105月,河北某市一家企業接到一張來自某國際組織的邀請函,聲稱可以幫助該企業到海外市場融資,對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還可以包銷經技術改造后企業的產品。隨后,該市領導親自帶隊到深圳洽談融資事宜。一名自稱“深圳華商融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和“世界華人工商促進會”秘書長的人物接待了他們并進行了合作洽談。隨后,雙方簽訂合同,按照合同約定,該企業繳納了10萬元的項目考察費和評估費。等企業回去后再與這家公司及相關人等聯系時,已聯系不上。

     

      這種打著各種幌子騙取企業考察費、評估費的現象,是國際貿易合同詐騙中的一種最常見手段。騙子往往打著各種旗號,承諾給企業辦理各種好事,在騙取到“考察費”、“評估費”等名目費用后便消失的無影無蹤。

     

    2、各種名目騙取認證費 .一些擁有產品進出口權的騙子公司。他們通常以優惠的價格作誘餌,聲稱可以幫企業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并誘使其簽訂合同。之后再稱產品出口必須具備進出口地的衛生許可證、檢驗檢疫證等等相關證件,從而騙取企業所謂的“認證費”,資金到手后溜之大吉。

     

    3、騙取保證金 .某市某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聲稱要購買王先生的鋼材用于出口。雙方簽訂合同后,該公司主動提出給王先生匯美元當貨款,于是王先生先交了2萬元定金。后王先生與該公司聯系時,該公司人去樓空。

     

      這種利用“海外關系”幫助企業出口以騙取保證金和其他費用的現象,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種外貿詐騙行為。詐騙企業一般在媒體刊登廣告,聲稱與海外某公司簽訂了大額貨物購銷合同,要求有生產能力和組織貨源能力的企業與之聯系。有企業前來聯系時,騙子公司利用對方急需把產品銷售出去的心理,要求支付一定的“履約保證金”。拿到保證金后,騙子公司很快消失。

     

    網友評論:
    數據載入中,請稍后……
    本欄目熱點圖片
    返回首頁 回到頂部
    本站推薦
    排行榜
    站外搜索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在線投稿 | 使用幫助 | 網站地圖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本站所載文章僅供參考,Copyright 2012-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貿易法律網 版權所有
    法律咨詢電話:13315171023 QQ:1215545143
    郵箱:jiaqingkun@126.com 技術支持:眾旺互聯 
    国产人人在线视

  • <em id="dsz91"></em>
  • <form id="dsz91"><acronym id="dsz91"></acronym></form>